這位扛鋤頭的大娘是村長的妹妹。
周小娥道:“我哥和族長商議了,今年村里有五個男娃子成丁。
河邊那兒還有兩塊地,后山坡也有一塊。
到時候分一分各家抽簽?!?br/>
“啥?河邊的那兩塊地石子多得很,后山坡那塊可是下等田?!?br/>
“那有什么辦法?”周小娥道,“去年村里只收回兩塊丁田,加上村里現(xiàn)在能分的地就那么幾塊,你說怎么分吧。
你家三小子后年不也要成丁。”
大娘不語,心道,就是因為家里小子多,她才急著打聽這事。
再看看周小娥,不免有些捻酸地道:“還是你家好,繼承的永業(yè)田就二十多畝,抽丁田抽得怎樣也不打緊。”
周小娥道:“你也別憂心,我大哥說了,等過完秋收,村里每戶人家出一個勞力幫忙把地開出來。”
“啥?”方才起頭的大娘道,“那要是今年官府有徭役怎么辦?”
周小娥嘆了口氣:“是啊,你們羨慕我家田多,我還羨慕你們家人丁旺呢?!?br/>
眾人對望了一眼。
鐘小小聽她們聊天,時不時地遞上桑葚。
初來乍道,最重要的就是多聽少說。
原來,周小娥的當(dāng)家的去年收糧傷了身子,歇了一冬也沒怎么養(yǎng)起來,今年夏收還不知道能不能下地。
眾人都羨慕她嫁的近,男人又是獨子,家里田地多,在村里算得上是富戶了。
可偏偏她家人丁不旺,家里長子今年也不過十五。
依著祖制,男子年過十六便可從村里分得丁田和永業(yè)田。
分到丁田,人要是沒了村里就要收回去,但分到的永業(yè)田是可以繼承的。
如果不能趕在官府頒布徭役前把丁田開出來,那么一家同時要出兩個勞力。
又是緊跟著秋收結(jié)束,人還沒緩過勁來。
家里人丁興旺兄弟多的,遇到這種情況那還能互相輪著休息一下。
不過相比官府的徭役,開墾丁田還是要相對輕松一些。
聽大娘們的說法,往前推個四代,村里的土地還比較富裕。
溫馨提示:按 回車[Enter]鍵 返回書目,按 ←鍵 返回上一頁, 按 →鍵 進入下一頁,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(xù)閱讀。